
一度,我感到对自己生活的深深焦虑。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自从大宝出生后,我几乎没有重新回到职场。那几年,我全职在家配资在线,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中。
每次看到那些职场妈妈,精致妆容、从容自信地进出办公室,而我自己却常穿着睡衣、围裙,头发凌乱地陪着孩子们玩积木、擦鼻涕,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和落差。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健康、快乐地成长,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。
相比之下,我的朋友梅子选择了另一条路。她家孩子从出生起就由婆婆带大。她的儿子小浩和我家孩子差不多大,我们两家从小关系密切。
孩子们还不会走路时,我们常常一起带着他们去附近的小公园玩。每次我总会带上爬行垫,让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玩耍,而小浩却总是只能乖乖坐在童车里。每当他准备爬时,奶奶总是急忙阻止,担心孩子弄脏了,甚至担心他会摔伤。结果,我家孩子九个月时就学会了爬行,一岁多就能走路,而小浩几乎跳过了这个重要的发育阶段,直到一岁多才开始学走路。奶奶却觉得这是“捷径”,还为此很自豪。
展开剩余81%到了孩子三四岁时,正是精力旺盛、调皮捣蛋的年纪。我的儿子四岁时就已经能熟练地玩轮滑了,虽然摔了不少,但他总是乐在其中,越摔越勇。看到我儿子的表现,梅子也赶紧给小浩买了整套轮滑装备。但几年过去了,小浩一次都没真正玩过。每次穿上轮滑鞋,奶奶就会喊:“太危险了!摔了怎么办?我追不上!”因此,小浩的童年几乎围绕着“安全”二字展开。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坐在童车里,就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平板。如今他已经上初中了,但看上去却总是像个缺少阳光的小孩,说话轻声细语,举止拘谨,甚至不敢直视他人,宛如一朵被精心呵护的“温室花朵”。
很多人羡慕梅子有婆婆帮忙带孩子,但我从不羡慕,因为我看得太清楚了:这种“看似无微不至”的照顾,实际上是一种“隔代溺爱”,它限制了孩子的成长。
过度的安全保护,限制孩子的成长
长辈带孩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把安全放在首位。无可厚非,孩子的安全确实至关重要,但过度的保护却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。
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孩子脏、不让爬地,担心摔伤、不让玩滑梯。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“过度安全”的环境中,失去了运动能力锻炼和探索世界的机会。孩子需要在尝试和跌倒中成长,摔倒的膝盖会结痂,而错过的成长却无法重来。唯有让孩子勇于尝试,他们的身体和心灵才能真正成长。
溺爱无度,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
老一辈对孙辈的爱常常超出了他们对自己孩子的那种付出。正因如此,这种“偏心”常导致过度包办和毫无原则的宠溺。孩子哭了,就立即满足;孩子闹了,就让步;穿衣、吃饭、喝水,几乎所有事情都由老人亲力亲为,孩子根本没有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。
久而久之,孩子变得任性、依赖、不懂礼貌,这种“隔代宠”有时会宠坏孩子。等父母想要纠正时,往往为时已晚。孩子可能会觉得,爷爷奶奶才是他们真正的“支持者”。
作为父母,我们要明确:爱不是一味的纵容,而是正确的引导。立规矩、讲原则,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。
“带娃”的表面功夫,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
有一种情况叫做“假带娃”。看似老人带着孩子,但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。曾经我亲眼看到,一个奶奶带着孩子去广场自己跳广场舞,孩子独自一人坐在台阶上看手机。晚上灯光昏暗,万一发生什么意外,后果难以想象。还有一些孩子跟着奶奶呆在棋牌室,长时间待在烟雾缭绕的环境里,这对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都是不利的。
这并不是说老人不爱孩子,而是他们年纪大了,精力有限,无法参与到更有质量的育儿活动中。很多老人只是希望孩子别打扰自己,能安静地待着,自己的生活也能稍作休息。
家有老人带娃,父母不能置身事外
尽管很多父母把带孩子的责任交给了老人,但我们要明白,爷爷奶奶只能是“帮手”,而不是“全职带娃人”。孩子的教育,尤其是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,父母必须亲自参与。哪怕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,也要认真陪伴,做孩子的引导者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这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“教育”。
老人可以帮助孩子完成一些生活琐事,例如做饭、接送、陪睡等,但在教育原则上,父母必须主动参与,让孩子知道家里是有“主心骨”的。
父母要引导老人科学带娃
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福气,我们应当心怀感恩,但也不能盲目听从。对于那些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,我们要以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,引导他们采取科学的育儿方法。
比如,告诉奶奶,虽然地面不干净,但适当接触细菌有助于孩子免疫力的增强;适当摔倒也有助于孩子判断风险,积累经验。更重要的是,父母和老人需要共同制定“带娃原则”,明确孩子该做什么、哪些行为是必须坚持的,哪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。只有统一意见,才能避免给孩子“钻空子”的机会。
结语:共同育儿,孩子才能茁壮成长
“隔代亲”是家庭的温暖,也是育儿中的挑战。老人愿意帮助照顾孩子,是我们应该感恩的。但父母不能放任不管,不能逃避责任,更不能将育儿全交给他人。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“谁带都行”的事,而是需要父母共同参与的过程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温暖、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为独立、自信的个体。
祝愿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能在共同成长的旅程中,收获更多的爱与力量。
发布于:山西省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