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27年3月,湖南湘乡,一位名叫谭润区的老人急匆匆地跑到亲家家里,一见面就开口抱怨:“亲家,你可真是教出了个好儿子!现在你儿子把我儿子给‘勾引’走了配资公司网,你得给我一个说法!”
陈赓的父亲陈绍纯听后,不慌不忙,先请谭润区坐下,安抚他:“孩子们都长大了,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未来的路。”
然而,谭润区却气愤地说:“你儿子勾走我儿子,我不能答应!”
展开剩余85%那时候,两位老人都没有想到,28年后,他们的儿子将共同成为开国大将。而这两位儿子,正是陈赓和谭政。
那么,陈赓与谭政之间究竟有何渊源?他们是如何从少年时代的朋友,一步步走上革命的道路,最终共同成为开国大将的呢?
1927年3月,春风吹拂大地,湖南湘乡一片生机勃勃。除了田间忙碌的乡亲们,还有一位从外地来的“客人”。他走到村里,问道:“请问,谭政家怎么走?”
大家都很好奇,这位陌生人找谭政做什么?那人解释道:“我是北伐军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营长陈赓的副将,这次来招兵,顺便替营长接个人。”
村民们一听,原来是陈赓的人,大家便明白了,谭政将要参军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。可是,谭政的父亲谭润区知道后,坚决不同意,甚至跑去找陈赓的父亲陈绍纯理论,认为是他“没有管教好儿子”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原来,陈赓与谭政自小一起长大,陈赓比谭政大三岁,谭政一直称他为“兄长”。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截然不同。陈赓的父亲陈绍纯思想开明,支持陈赓接触新思想,学习革命理论。而谭政的父亲谭润区则较为保守,他希望儿子按照传统的道路走,学成后安稳过日子。
其实,谭政起初也按照父亲的规划生活,直到遇到陈赓,他的人生开始悄然改变。陈赓自小习武,为人正直,勇敢善良,这使得谭政对他非常崇拜。两人一起上私塾时,谭政常常帮助陈赓补习功课。而陈赓则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接受了先进的教育,谭政也十分向往能去这所学校。可是,谭润区始终不同意,认为那不符合他为儿子规划的人生道路。
不过,辛亥革命后,私塾逐渐被改革为现代教育,谭润区觉得无法阻止儿子心中对新思想的渴望,便让他在陈赓家附近的私塾继续上学。三年间,谭政与陈赓的关系愈加深厚。尤其是陈赓的妹妹秋葵,性格直率,喜欢和哥哥一同练武,虽然比谭政小,但却处处关心他。两人的感情渐渐升温,最终结为夫妻。
1923年,谭政与秋葵成婚,陈赓也因此成为了谭政的“兄弟”般的亲戚。此时,陈赓已经投身革命,而谭政也开始接触新思想,加入革命的行列。
1924年,陈赓考入黄埔军校,而谭政则进入了东山高小。学校里的革命思想使谭政产生了强烈的向往,他开始频繁和陈赓通信,交流心得。
毕业后,谭政曾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教书先生,但他心中渴望参与革命,不甘心过平凡的生活。在秋葵的支持下,谭政决定走上与陈赓相似的道路,投笔从戎。他偷偷给陈赓写信,希望能够加入北伐军。陈赓的副官随即来到湘乡接他,然而谭润区依然反对。经过陈绍纯的劝解,谭润区终于同意让儿子去投身革命。
谭政离开家乡,前往武汉与陈赓团聚,正式加入了北伐军。从那一刻起,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原本的书生身份变成了战士,他与陈赓一起并肩作战,为革命事业奋斗。
然而,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,陈赓和谭政都遭遇了政治风波。陈赓加入了南昌起义,谭政也随之参加了秋收起义。在这里,谭政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。毛主席得知他是陈绍纯的女婿时,对他非常亲切,并鼓励他继续为革命做出贡献。
随后,谭政与陈赓在长征中并肩作战,成为红军的先锋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他们继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最终,两人都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,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。
谁能想到,曾经在湘乡私塾里一起学习、共同成长的两位少年,最终都成了伟大的将领,长久地铭刻在人民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